17 岁国青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猝死,印尼羽协撤回处理团队

作者:蝎子足球直播网2024-07-18 00:14:25

17 岁国青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猝死,印尼羽协撤回处理团队的相关图片

华人印尼悲剧__印尼惨剧

7月17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印尼羽协官员表示,已经放弃等待,撤回处理张志杰事件的团队。自本月初张志杰突然离世以来,张志杰的遗体一直存放在他去世的医院。医院也在等待如何处理张志杰遗体的决定。

6月30日,亚青赛混合团体决赛期间,国家青年羽毛球队17岁队员张志杰在参加印尼日惹亚青赛的一场比赛中突然晕倒,经当地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6月30日23时20分去世。据新华社报道,7月1日,印尼羽协公共关系部主任布罗托·哈皮介绍,医院的救治和检查显示,张志杰死于心脏骤停。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高磊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死者倒地后,心脏骤停导致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出现不自主的抽搐,这是心脏猝死的典型症状。除了现场救治,民众还关心如何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院主任医师梁晨等人发表《中国高水平运动员心电图表现及分析》文章指出,心源性猝死是运动场上年轻运动员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96年起,美国心脏协会建议运动员进行赛前评估,试图发现运动过程中可能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的结构性和电生理性心脏异常。

与其他球类运动相比,羽毛球运动单位时间内的强度并不低。羽毛球比赛计分制最初采用15分制(发球计分制),通常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长度不易控制。2006年5月,世界羽联采用新的21分制比赛,至今仍在使用。根据中国羽毛球协会2022年发布的《羽毛球竞赛规则(简化版)》,一场比赛,当一方先得11分时,允许休息不超过60秒;两局之间允许休息不超过120秒。

北京体育大学小球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羽毛球协会秘书长周志辉从事羽毛球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近30年,他表示,21分制虽然缩短了比赛时间,但运动员单位时间的运动强度和体能消耗却增加了,因为它要求运动员在场上以更快的节奏打球。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把羽毛球运动员的心脏看作汽车的发动机,当对驾驶节奏和速度要求更高时,发动机的压力也会同步增大。

2023年4月《中国体育科技》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到,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需要人体大量能量代谢的运动。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男单还是女单、成人还是青少年,比赛的强度都很高。比赛时的平均心率超过实际最大心率的80%。纳入研究的男单受试者最高心率甚至超过了每分钟200次。

“对于参加专业比赛的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比赛时最高心率一般能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周志辉说,羽毛球是一项有氧和无氧转换频率较高的球类运动,在无氧状态下,心脏瞬间承受的压力很大。周志辉认为,即使是专业运动员,身体承受的极限也是不同的,通过日常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有的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和耐力得到了提升,但有的羽毛球运动员心脏承受压力的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就可能出现像张志杰这样的情况。

高磊表示,应进一步完善运动员的常规体检,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据介绍,英国所有职业足球运动员在16岁至25岁之间,每两年必须接受一次精确的心脏功能和结构检查。国内一位长期从事羽毛球教学和训练的教练表示,未来应对参加专业比赛的运动员进行更详细的心脏检查,同时还应关注运动员赛前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如是否有失眠、压力过大等情况。

多位专家表示,运动员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很低,相对而言,普通人因运动过度、疲劳等原因猝死的几率更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原主任医师孙宁玲表示,一些年轻人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还有一些潜在的心脏病、心律失常等问题,比如患有心肌病的年轻人,在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心肌收缩过度,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突然发生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心肌病,也是年轻人心脏猝死的常见原因。很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了。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每年估计有54.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三病区主任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60%以上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在院外。但由于ICD植入率低、掌握手法复苏技能的人数少、AED设置不足、能主动进行心肺复苏的人数少、具备复苏意识的人员少等因素,导致院外救治成功率不高。即使在意识、设备、CPR技能要求较高的美国,心脏性猝死院外救治成功率也仅为6.4%。

去年4月,由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专家撰写的《中国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报告(2022版)》(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中的数据涵盖了我国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至2022年将建成100个站点的院前及院内心脏骤停监测网络。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生率为97.1/10万,与10年前相比呈上升趋势,复苏率为17.0%,较10年前有明显提高。

报道还指出,近年来,我国超过91%的公众愿意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约95.5%的公众愿意主动学习AED操作知识。但与此同时,接受过AED培训的人数总和还不到1%,理论知识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前述羽毛球教练表示,整体来看,国内运动场所配备的AED数量还比较不足,未来应增加AED数量,以及急救知识的普及。

“目前,我国AED的数量和普及率还比较低。”孙宁玲说,比如地铁或商场可能配有AED,但人们对于AED在什么位置并不是那么清楚,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不清楚如何快速找到最近可用的AED,可能会错过最佳救治时机。“也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心脏骤停急救培训,积极推广院外猝死抢救的科普内容,让更多人关注、学习急救知识。”她说。

直播

更多

录像

更多

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