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陋训练到冬奥荣耀,陈露的花样滑冰之路

作者:蝎子足球直播网2024-06-28 22:19:45

从简陋训练到冬奥荣耀,陈露的花样滑冰之路的相关图片

在简陋的训练条件下,她取得了前所未有、至今无人能及的成绩,同时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花样滑冰蝴蝶旋转__花滑女王观众合唱片段

1998年2月20日,日本,1998年长野冬奥会,女子单人花样滑冰比赛,陈露获得铜牌。图/视觉中国

文|胡淼

责任编辑:余乐

北京冬奥会期间,陈露担任花样滑冰解说员,路过首都体育馆,一排排璀璨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场馆,也把她的思绪拉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这是中国第一座人工室内冰场。她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站在这里的感觉。这个出生在吉林长春的小女孩第一次知道冰面不只是东北结冰的河面,而是没有风阻,可以滑得这么光滑、干净。脚轻轻一推,她感觉自己就像飞了出去。

也是在首都体育馆,陈露获得了职业生涯的诸多荣誉,同时也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

1992年,陈露首次登上专业花样滑冰赛场,获得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铜牌。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在国际花样滑冰比赛中获奖。那一年,陈露年仅15岁。

此后的六年里,陈露两次参加奥运会,均获得铜牌,并在199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夺得冠军。在女子单人滑项目中,陈露依然是中国唯一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奖牌获得者,其他选手的成绩都远远落后于她。

在那个人人都渴望奥运金牌的年代,陈露背负着全国人民的期望,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当时舆论几乎容不下“出格”的事情。她要追求更好的成绩,就换教练,被贴上“能力过强”的标签;成绩稍差一点,很多分析人士就认为她能力不行了,遭到嘲讽。

1998年冬奥会前一年,20岁的陈露成绩大幅下滑,在世锦赛上只获得第25名,未能直接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她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度听到“比赛”两个字陈露就会哭。退役多年后,每当她走进首都体育馆的院子,望向昔日的宿舍和训练场,她还是会有些喘不过气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首都体育馆成为冬奥会比赛场地,她又站在了体育馆前。

原来的车库被改造成了运动员宿舍,环境完全不一样了。场地还是原来的场地,在璀璨的灯光下,映衬着别样的热闹。也正是在这个场地,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亲吻冰面的镜头,成为了花样滑冰历史上的经典一幕。

如今,花样滑冰已成为国人最喜爱的冬奥会项目。商业室内冰场纷纷涌现,人们逐渐接受了冰刀的锋利,愿意送孩子学习花样滑冰。商业花样滑冰俱乐部也纷纷成立,加入运动员培养体系,为国家队输送人才……

人们关注的依然是金牌,但更关注金牌背后的人,更关注奥林匹克精神。每一位取得成绩的运动员,都被人们铭记。在民间,越来越多的人也通过马拉松为自己赢得了一枚人生徽章,这是奥林匹克精神被大众进一步传承。

陈璐有时会想,自己今天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但那只是想想而已。上个时代的经历早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摸着石头过河

在吉林省,每年11月河面开始结冰,河水进入封冻期,一直持续到次年4月。和大多数东北孩子一样,陈璐最喜欢的冬季运动是滑冰和玩各种冰上运动。

她出生于一个体育世家。她的父亲陈希琴曾是一名冰球运动员,母亲崔岩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她在体育大院里长大。

小时候,我家有一台黑白电视,只有两个频道。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播出了美国花样滑冰女运动员佩吉·弗莱明的纪录片。她在冰面上的舞蹈、跳跃、旋转,一下子吸引了陈露,让她萌生了学习花样滑冰的念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花样滑冰还没有任何认知,没有顶级教练、没有教材、没有专业的训练体系,无论是陈露的父母,还是陈露后来就读的吉林省体校,在这个项目上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那时没有室内冰场,在寒冷的东北,陈露经常半夜去滑冰,零下40多度,露在外面的皮肤全都冻僵了。冰面很脏,不用力推根本滑不上去;风大,她顺风滑得快,逆风滑得慢。一年只有半年时间能滑冰。另外一半没有冰的时间,她们就在田径场上训练体能,跑跳,身体素质“过硬”,她们甚至给自己取名为“业余田径队”。

花样滑冰不仅是一项体能运动,更是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运动,还需要柔韧性、舞蹈课、审美等多方面训练。陈露每天的日程安排都很满,每天有两节强度很大的技术课,外加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

在省队的时候,队里还专门请了一位音乐老师,教孩子们音乐欣赏,带他们去训练,给孩子们播放一首古典乐曲,告诉他们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创作背景是什么,然后让孩子们根据乐曲编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陈露在1992年世锦赛上用的是电影《末代皇帝》的配乐,她给自己营造的场景是一个穿着古装的小宫女,排成一排,小心翼翼地向前走。

她每天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治疗,放松一整天劳累的关节和肌肉。她没有出什么大伤,但小伤不断。因为常年“冰敷”,陈露右脚出现了疲劳性骨折,但她不能停止训练。她到医院治疗,医生开的处方是:“坚持下去,习惯疼痛”。人体的耐受力很强,慢慢地,她真的习惯了疼痛。

那时,缺的不仅仅是专业的训练体系,就连最基本的滑冰装备都没有。陈露在能完成两次三级跳远的时候,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双进口冰鞋。它的钢片更硬、更密、更滑。陈露兴奋得甚至戴着它睡觉。

那时训练强度大,刀子一天不磨,第二天就钝了,没法用。陈璐家里舍不得用电动磨刀器,就由父亲每天手工磨,一磨就是三个小时。

她甚至连表演服都缺,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时,表演了两套节目,穿了两套带毛边的表演服。有网友挖出她的这段视频,评论说“陈老师小时候就喜欢穿毛边的衣服。”

陈露哭笑不得,“我好讨厌那个毛毛啊。”

其实她当时没有任何演出服,日本为国家队赞助了一批衣服,演出前她只能在那一批衣服里挑选,而且会选择适合自己尺寸的,最终只选择了这两套。

这件衣服让陈璐很不舒服,她一抬手,头发不是塞进鼻子,就是粘在嘴巴上,衣服上的亮片不停地掉下来,“我走在休息室或者走廊上都不好意思,因为一走动它们就掉下来。”

正是在这个国际赛场上,陈露接触到了那些以前只在视频里见过的传奇运动员,甚至与他们同台竞技。要知道,这里很多人都可以算是她的一半老师了——在缺乏教学资料的时候,陈露就是看着他们的视频,对每一个动作进行分析模仿,然后进行练习。

德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卡塔琳娜·维特是1984年和1988年奥运会的冠军,也是陈露儿时的模特。她还记得1988年维特夺冠时,她和朋友们争相模仿维特夺金的场景。在欢声笑语中,陈露仿佛看到了未来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的样子。

陈露仿佛打开了一扇门,透过门缝看到了那枚金牌,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她说:“除了杀我,没人能阻止我去任何地方。”

一个人的战斗

当时花样滑冰在国内还不算是一项普及运动,知道的人并不多,在陈露之前也没有人在国际大赛上取得过好成绩,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1992年,陈露首次亮相冬奥会便获得第六名,创造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但并未在中国掀起什么波澜。

陈露的成绩在国际上引起了更大的关注,人们惊讶于中国花样滑冰在如此“草根”的舞台上能培养出如此水平的运动员,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在国外的知名度比在国内要高。”陈露无奈地说。

陈露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从1992年开始,没有比赛的时候,陈露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训练,有比赛的时候,她就回到北京的国家队。

当时,陈露是国家花样滑冰队唯一的队员,没有队友,经常和裁判一起出行,两人组成一队。裁判忙碌的时候,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就一个人站在赛场上,看着其他国家的强队,眼神里满是羡慕。

这时,陈露会先寻找国旗,然后站在国旗下。“看到国旗,我就有信心了。”她说。

陈露在比赛中经常运用充满东方韵味的音乐,1998年冬奥会上,陈露演绎了《梁祝》中优美的《破茧成蝶》,引发全场掌声。

这是中国音乐首次出现在国际花样滑冰比赛中,此后,《一剪梅》、《九儿》等歌曲相继登上花样滑冰舞台,成为这个舞台上独特的东方色彩。

在赛场上,世界认识了陈露,陈露也认识了世界。赛场是学习的课堂,人与人之间不需要用语言去沟通,一个动作就能展现出多少人在努力。

从艺术性上来说,花样滑冰考验的是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以及通过舞蹈传达的情感和故事。各国运动员的成长背景和文化都不一样,这也使得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难以跨越的鸿沟。

比如欧美选手对爵士乐的演绎比较放松,俄罗斯选手总能驾驭宏大的交响乐,而亚洲选手则相对内敛,能演绎出更细腻的内容。陈露认为,以自己多年的经验,能演绎好爵士乐的亚洲选手并不多。

黄金的重量

演唱完《梁祝》后,陈露跪在冰面上掩面哭泣,在短暂的情绪失控后,她站起来向观众表达感谢。

这是她的告别赛。本届冬奥会结束后,21岁的陈露选择退役。虽然身体状况还不错,正值巅峰,但“心理上已经坚持不下去了”,陈露说。

陈露职业生涯距离金牌越来越近,继1992年获得世锦赛季军后,1995年再夺世锦赛冠军,1994年、1998年两届冬奥会均夺得铜牌。

花样滑冰蝴蝶旋转_花滑女王观众合唱片段_

1994年2月13日,挪威利勒哈默尔,第17届冬奥会女子单人花样滑冰决赛,陈露为中国夺得首枚冬奥会花样滑冰奖牌。图/视觉中国

虽然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至今无人超越,但对于大众来说,他们始终渴望的还是金牌。当时,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已经拿下了几十枚金牌,但在冬奥会金牌上却尚未实现“突破”。作为当时的世界级运动员、花样滑冰领军人物,陈露承受着巨大的夺奖压力。她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

1998年参加奥运会的前一年,陈露进入了职业生涯的低谷。

当时她因为换教练,被舆论贴上了“忘恩负义”的标签,陈露也觉得很委屈,作为运动员,她想追求更好的成绩,但当时舆论对运动员并不宽容。

无论是外界的评论,还是比赛的压力,陈露的状态都很糟糕,在奥运会前一年的世锦赛上,她只获得了第25名。花样滑冰的选拔机制是前24名直接获得奥运门票,这个结果对陈露的打击非常大,过去几届比赛积累的信心被彻底击碎。

外界的评价也并不友善,陈露还记得当时很多媒体都分析说她不可能再回归赛场了。

同样是在首都体育馆,她每天穿梭于宿舍和训练场之间,这里的环境一度让她感到很压抑。恢复训练期间,陈露情绪失控,每天都很焦虑,不允许自己犯错,经常上一节课还好好的,下一节课就会情绪崩溃。

陈露参加资格赛时,新教练刘宏云陪着她,经常和她聊各种话题,希望分散她的注意力。可她一句话就又崩溃了。一听到“比赛”两个字,她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陈露知道自己的身体和能力没有问题,她一直安慰自己只要尽力就好,但要重新建立被击垮的自信心却非常困难。

在心理压力很大的同时,身体也因为控制体重而承受着巨大的考验,经常饿得前胸贴后背,睡觉都不能平躺,如果平躺就感觉肚子贴后背,实在饿的时候就喝点水来填饱肚子。

那时,陈露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完成1998年冬奥会。

那届冬奥会,陈露用一枚铜牌再次证明了自己,随后选择退役。她开始在世界各地参加表演赛。在奥运会上,为了赢得高分,每一招都安排得严密,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在表演赛的舞台上,你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她花了两年的时间才从身心疲惫中恢复过来,调整到正常状态。

没有哪个运动员不渴望奥运金牌。陈露当时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外界,也来自她自己。在那个年代,她已经看过金牌是什么样子,路就在那儿,所以她毫无保留地朝着那个方向冲去。但现在她也在想,如果自己出生在这个时代,会不会选择花样滑冰。

她拒绝了这个想法。因为她热爱,所以她会选择同样的路。但除了奖牌之外,她或许还有不同的理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金牌的热情也逐渐回归正常。人们开始关心金牌背后的人,关心体育的意义。比如苏炳添的出现,大众关心的不再是奖牌,而是这位老将将如何挑战自己,挑战年龄和体能的极限。陈露认为,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发生的变化。

体育的教育意义也愈发凸显,是孩子综合素质的考核标准。不少家庭希望孩子在某项运动上有所特长,通过比赛不断成长。苏逸鸣、谷爱凌等新一代运动员的涌现,正表明奥运会已成为大众的标杆教育意义。

陈璐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玩音乐,一个打排球。她要求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尽全力,成绩多少、能不能得奖都是次要的。

弥补遗憾

陈露退役后也有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就是过去无人陪伴的“孤独”。

2002年,已经旅居美国的陈露收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邀请,希望她可以经营冰场项目。

职业生涯的孤独让陈露感动,她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室内冰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项运动。2004年,陈露卖掉美国的房子和车子,回到深圳。

当时也有人尝试在深圳建设商业冰场,但失败了。这个生意充满不确定性,没有人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

陈璐还记得,刚开始办冰场的时候,很多居民根本没见过冰雪。人们会过来摸摸冰面,看看是不是真冰,但家长们都不敢让孩子滑冰,担心锋利的冰鞋会伤到孩子。陈璐带队,需要给大家讲解。

手术之后,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她还举办了很多比赛、各种活动、编排表演等等,早期这位登上过无数国际舞台的教练,也会站在冰场上为观众表演。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经营下去,最开始只有大一些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来学,后来随着陈露团队的不断科普,很多家长打消了对冰刀的顾虑,不少四六岁的小朋友也加入进来,这也是小朋友接触花样滑冰最适合的年龄。

我国冰雪运动场地数量也在逐步增加,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冰雪运动场地1888处,较2019年增加368处,普及水平虽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相比20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突破。

但更令人欣慰的,是大众对于花样滑冰运动的热爱。

花样滑冰蝴蝶旋转__花滑女王观众合唱片段

2007年4月24日,陈璐在北京国贸滑冰场给小朋友现场指导。图/视觉中国

当一项运动出现体育巨星时,都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项运动的发展,就像姚明晋升中国男篮、刘翔晋升田径、丁俊晖晋升斯诺克一样。近年来,羽生结弦等运动员的出现,也让整个东亚都开始关注花样滑冰。

北京冬奥会期间,抖音发布的《2022冰雪运动数据报告》显示,花样滑冰成为抖音用户最喜爱的冰雪运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花样滑冰,这必然会增强中国花样滑冰队伍的实力。

如今,陈露已经自己创业,开了冰场,创办了俱乐部,还亲自授课,发现优秀人才后,会关注他们的发展,看他们是否有潜力登上更大的舞台。

有时她也会感到焦虑,因为距离她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20多年,还没有一位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能够超越她那个时候的表现。

但培养世界级运动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幸运的是,我们已经起航了。

胡淼

直播

更多

录像

更多

视频

更多